艺术留学 > 留学干货 > PS-ONE活动 > 建筑景观STUDIO全新发布!哈佛/AA/RMIT等名校导师坐镇,6个STUDIO任你挑选

建筑景观STUDIO全新发布!哈佛/AA/RMIT等名校导师坐镇,6个STUDIO任你挑选

作者:PSONE品思/建筑景观STUDIO/时间:2019.03.29 17:35:45
阅读: 点赞:0 次

  3月23日,ONE FORUM设计师论坛,暨PS-ONE 2019建筑景观STUDIO发布会,在成都WeWork如期亮相!设计师论坛主题围绕“焦虑的建筑师”展开,聚集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GSD建筑学院、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写建筑与环境学院、美国德州农业大学、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6位建筑景观设计师。6轮STUDIO主题演讲+Q&A现场答疑,建筑景观STUDIO项目的圆满发布,不仅是一次建筑创新思想的碰撞,也是PS-ONE在18年一年酝酿与测试的结果,2019,我们的创新之路将持续启程。


建筑景观STUDIO学习参数化设计建筑景观STUDIO创建可持续的景观项目建筑景观STUDIO建筑形式的可探讨性建筑景观STUDIO城市空间设计趋势建筑景观STUDIO城市更新建筑景观STUDIO混合材料研究实体搭建

建筑景观STUDIO项目系列海报


  PS-ONE建筑景观STUDIO区别于传统一对一式教学模式,导师工作室是由以主讲导师为核心的教学组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学员之间多对多的教学模式。


  STUDIO对于艺术留学的同学有什么优势?


  01.在国外的建筑景观教育系统中,STUDIO是主要的教育形式,提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02.Group Work Skill作为学习建筑景观专业的重要技能,STUDIO不仅能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通过“同辈竞争”的良性竞争模式,提升学习成效!


  03.在学习中发散灵感思维,更有机会接触实际项目,帮助你熟悉一个实际项目整体流程,收获更多的导师交流机会与资源!


  04.多次审核Review+多对多教学模式,让你作品集产出的深度和规模高于1v1,全面提升竞争力!


  对于希望能够进入外企建筑事务所而准备作品集的人士以及考研人群,以下STUDIO同样适合!我们的实践领域涉及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


STUDIO 1:


  FORM FOLLOWS DYNAMIC EVENTS

  形式追随动态事件


  本工作室会将研究重心放在实验性设计上,并结合全球和当地的社会事件,致力于构想及创造栩栩如生的、动态的、甚至感人至深的空间与形态;与此同时,工作室在原型设计和性能化设计的基础上,立志于帮助及促进全球及当地的数字设计、制造和建造的交流与创新。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老师

杨老师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师


  杨老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于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AA DRL设计研究实验室),曾获得AA BURSARY奖学金。毕业设计受邀2014年首届英国华人优秀设计毕业作品展。毕业作品曾登于Suckrpunch设计网站、《世界建筑导报》等媒体。


  回国后就职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任建筑设计师。曾担任2013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研习班王振飞建筑师助教及2015四川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外聘导师一职。


STUDIO 1 PROJ 1


项目类型:馨云书馆

项目时间:2019.4.6-6.22


主创导师:杨老师

课程导师:冯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项目命题为与馨云公益长期合作的真实公益项目,该项目每年会为四川某贫困地区学校捐赠一所图书室。项目成果将参与最终落地方案的竞选。


建筑景观studio项目凉山州昭觉县/馨云公益

馨云书馆,凉山州昭觉县/馨云公益


建筑景观studio项目图书馆

先锋云夕图书馆,浙江桐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STUDIO 1 PROJ 2


项目类型:生活化桥梁设计

项目时间:2019.9.7-11.23


主创导师:杨老师

课程导师:冯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用参数化与数字化手段进行装置、建筑、景观设计。


建筑景观studio参数化与数字化手段进行装置

Python Bridge,阿姆斯特丹/Adriaan Geuze


成都建筑景观studio建筑景观设计

弯曲的桥,伦敦/Heatherwick


STUDIO 2:


  WATER AND STORMWATER MANAGEMENT

  水与雨洪管理


  经济活力、国土安全、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依赖于充足、清洁的水。本工作室关注水与雨洪管理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创新的绿色基础设施方案比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和透水人行道等,构建雨洪管理系统,帮助大大小小的场地管理雨水,创建可持续的景观项目。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景观建筑硕士老师

陈老师

景观设计师

ASLA会员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景观建筑硕士

曾为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建筑师


  陈老师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获景观建筑硕士学位,取得可持续城市主义证书,本科获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士学位。在美国著名景观规划设计公司EDSA与TBG实习与工作,返回中国后曾就职于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内外参与乡村景观规划、度假酒店、市政公园、居住区、商业办公区的景观设计项目共几十项。


  现就职于成都本科院校,任风景园林专任教师,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相关的教学与研究。丰富的国内外工作经历以及本科教学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学习,并理论联系实际,将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提升作品集的专业性,在申请全球顶尖设计院校过程中增强竞争力。


STUDIO 2 PROJ 1


项目类型:绿色屋顶

项目时间:2019.4.13-6.29


主创导师:陈老师

课程导师:何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雨水收集与利用(Rainwater Harvesting and Utilizing)通过分析气候等基址条件,理解雨洪管理的概念,计算雨水量,熟悉在小型场地中,如何将雨水收集、过滤并利用,将天马行空的想法融入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系统,探讨有创意的绿色屋顶景观设计。


绿色屋顶景观设计

城堡里的艺术中心和酒店,西班牙/Fuses-Viader Arquitectes


绿色屋顶景观设计

屋顶背后的房子,波兰/Superhelix Pracownia Projektowa


STUDIO 2 PROJ 2


项目类型:滨水景观

项目时间:2019.9.1-11.17


主创导师:杨老师

课程导师:何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野生动物栖息地与人类活动(Wildlife Habitat and Human Activities)的滨水空间是不同生态系统交接的区域,生态多样性较高。在项目中通过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及生境要求,学会处理好它们和人类活动关系,创造共生和可持续的景观。


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德国/Miralles Tagliabue EMBT


创造共生和可持续的景观

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立面和景观改造/重庆市设计院


STUDIO 3:


  ARCHITECTURE AS DISCURSIVE FORM

  建筑形式的可探讨性


  建筑学是一门海南百川并且仁者见仁的学科。它包含了来自其他学科的广泛知识。尽管建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它的解释和相关表现手法种类繁多,但是在这些诸多的关于建筑的讨论与实践中,总能从中得到三种永恒的动机。


  这三种动机或主题也能以三种与建筑相关的关系来定义,分别是: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studio将分为三个项目与这三种关系一一对应。课程愿景是希望同学们明白建筑设计专业不单单是设计实践,而且它还是一种美学的形式以及社会批判,一种适度的激情主义以及一种终极的讨论形式。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建筑系导师

林老师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建筑系

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及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

国内外14年执业经验

曾任新加坡Ong&Ong Pte Ltd董事长


  林老师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建筑系,并且是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及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在学生期间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及参展,包括James Templeton Kelley奖提名并赴香港中文大学展览。具有国内外14年的执业经验,并参与过各类型及规模的项目设计。


  曾经任职在新加坡最大的设计集团之一Ong&Ong Pte Ltd,为中国区的董事。他相信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人类物质及精神文明的结晶,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角色,而学术性的探索则是建筑学自我批判,更新的原动力。


STUDIO 3 PROJ 1


项目类型:自主性构造

项目时间:2019.7.6-9.21


主创导师:林老师

课程导师:刘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为一个艺术家设计存在于艺术理论空间的虚拟房子(An Artist’s Virtual Domicile),探讨建筑本身及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空间理论的关系。


建筑设计虚拟的房子

“追梦”生活艺术展厅,广东/艾克建筑设计


STUDIO 3 PROJ 2


项目类型:社会空间拼贴

项目时间:2019.10.5-12.21


主创导师:林老师

课程导师:刘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透过高密度青年住宅(High Density Youth Housing)的设计,探讨在全球化经济模式驱动下,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空间营造功能。


社会空间拼贴

Tietgen宿舍,丹麦/Lundgaard&Tranberg Architects


社会空间营造功能

圣保罗高密住宅综合体,巴西圣保罗/Triptyque Architecture


STUDIO 4:


  SEEK NEW MODELS FOR

  HISTORICAL CITY CENTRE

  城市中心历史人文景区的再生


  成都,西周建都,至今是两千多年未更名的城市,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曾经经历过的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之后,如何进行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与历史肌理的保护在当下变得尤为重要。


  而现在互联网智慧城市、云技术以及VR/AR等新科技的普及又将对未来城市空间带来何种变化?


班约莱斯老城区城市空间修整

班约莱斯老城区修整,西班牙/MiAS Arquitectes


项目类型:景观设计/城市设计

项目时间:2019.8.4-8.24


主创导师:文老师

课程导师:王老师/何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利用可以实地踏勘的身边场地,重新思考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老城区旅游资源如何串联,如何使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发生冲突,如何在老旧城区进行生态宜居性更新,利用前沿技术与景观和城市设计结合探寻未来城市多元发展的可能性。训练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能力,团队协作和集中火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城市设计

文老师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城市设计

国家注册规划师

项目获得新加坡景观师协会SILA

及国际景观师协会IFLA大奖


  文老师为国家注册规划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城市设计专业。师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建筑学院前院长Jurgen Rosemann,曾参与International Urbanism Forum香港冬令营项目,毕业设计入选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展览。毕业后在新加坡CPG集团城市规划部门担任景观设计师,主要参与新加坡水文局ABC河道改造项目。


  2015年进入负责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的英国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Grant Associates,与众多国际设计事务所合作参与并负责新加坡及中国各种景观规划项目,如与新加坡Rail Corridor,中新生态城中央公园等,项目获得新加坡景观师协会SILA及国际景观师协会IFLA大奖。


  文老师拥有丰富的大尺度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和项目实操经验,熟悉欧美各大学校对景观和城市设计专业的作品集要求。


南头古城城市设计与研究

南头古城城市设计与研究+双年展展场改造深圳/URBANUS都市实践


STUDIO 5:


  THOUGHT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社区营造尝试下的建筑思考


  本工作室着眼于通过实地社区性设计项目,进行对于建筑/设计的再思考。以社区营造、公共空间设计、老旧院落微更新等设计为切入点,回归日常生活本质,与其说是设计“建筑”,不如说是尝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聚集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新的可能性。


  希望在以社区为例的动态而又混顿的人间百态中,摸索自我对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性的认知。


建筑社区营造

社区改造项目/张老师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

项目时间:设计阶段:2019.4.14-6.30 施工阶段:2019.7


主创导师:张老师

课程导师:文老师/刘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通过实地调研,与居民、NGO组织、社会机构等的深入交叉等方式,进行实际的某社区公共空间的定位、设计与后期运营策划的全套设计。


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

张老师

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

“一介”画廊创始人


  自2009年留学日本9年,获得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大学期间曾先后西南建筑设计院以及日建设计实习。在学期间创立一介画廊,一介以遵从本心“原始的”“不成熟”的作品为主轴展出,致力于搭建一个无论是否是“专业”的艺术家,都可以表达分享的一个平台。


  此外多次开展跨界对谈活动,自出版图书并参加东京艺术书展,设计多款相关文创产品。毕业后,成立个人工作室。除以室内、建筑、规划为主的空间设计项目以外,同时致力于社区改造、“自施工”项目,从家具、硬装到公共空间,尝试自己动手施工,希望更深入与扎根日常生活。


北京/度态建筑项目类型

“胡玩”:白塔寺胡同社区儿童中心,北京/度态建筑项目类型


STUDIO DOOO:


  MULTIPLE MATERIAL

  CONSTRUCTING UNDER THE

  URBAN AND RURAL CONTEXT

  城市和乡村语境下混合材料实体搭建


  本工作室是混合实研建筑设计事务所与PS-ONE国际艺术教育共同建立的关注空间及实体建造的工作营,STUDIO DOOO乐于向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亲手建造建筑物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种获得基于建筑学及各种学科的丰富体。我们激励参与者观察和研究城市空间、乡村空间、建筑物、交通体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可见和不可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个或大或小的节点发现微妙的火花或可窥一斑的真实。


城市和乡村语境下混合材料实体搭建

Shelter 1.0,阿坝大沟村/PS-ONE&木作花园


项目类型:混合材料研究及实体搭建


项目时间:设计阶段:2019.5.12-7.28 搭建阶段:2019.8

  (搭建阶段另行付费,详情咨询小ONE)


主创导师:吉老师

课程导师:唐老师

软件技术导师:冯老师


  在本STUDIO中,设计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从概念构思阶段,即引入实际建造的各种知识点:结构、材料、尺度,建筑不再遥不可及。


  每个参与者都需要投身于建造之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真正动手,以身体经验链接头脑与双手。


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

吉老师

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

Concreate.lab混合实研创始人


  吉老师擅长项目全过程综合设计,从策划,设计,施工到运营,在经历了多个项目之后,主张建筑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个体,它会呼吸,生长,沟通,甚至反馈情绪。在中国城市爆发式甚至疯狂的扩张之后,现在非常关注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的研究。


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

Shelter 2.0,阿坝大沟村/PS-ONE&木作花园


  面向人群:


  ●出国留学需要准备作品集的同学


  ●对国外建筑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感兴趣的在校或在职人员


  ●希望能够进入外企建筑事务所而准备作品集的人士


  ●想拓宽自己眼界,希望自己建筑景观设计能力能够突破的人员


  ●考研人群


  课程体系:


建筑景观studio课程体系


  课程构成:


建筑景观studio课程构成


  招生人数与价格:


  单个STUDIO项目招生人数:每个STUDIO项目开题人数最少3人,不足3人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单个STUDIO项目时间安排:每个STUDIO十二节课左右,每堂课2-3小时,每周一次,持续三个月左右(个别特殊课程除外);


  SUTDIO单个项目价格:¥15,000/每项目;


  各项目开课时间:本系列STUDIO共分为四期,每期包含1-3个不同项目,具体时间安排详见项目介绍(时间安排以最终通知为准,详询小ONE)。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成都小ONE二维码报名,单个STUDIO项目的详细介绍,敬请大家关注后续单篇推文喔。


  建筑景观studio报名


  最后特别鸣谢我们有爱的合作伙伴

  场地支持:WeWork



小ONE为你分享更多话题:

MIT与Harvard GSD景观建筑专业领域-学位/设计风格/排名对比

景观建筑作品集指导邓老师,景观建筑设计女神用offer展示丰收


本文均属PSONE艺术留学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留学规划
姓名:
联系电话:
申请专业:
意向院校: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