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 > 留学干货 > PS-ONE活动 > “自由绘画—非具象究工作坊”主题第二期正式启动[PSONE×库艺术]

“自由绘画—非具象究工作坊”主题第二期正式启动[PSONE×库艺术]

作者:PSONE品思/自由绘画/时间:2019.07.30 14:02:17
阅读: 点赞:0 次

  举办理念:“自由绘画—非具象究工作坊”主题,以“非具象”绘画研究为方向的工作坊!致力于打造中国的“黑山学院”!你的“改变”将超乎你的想象!本次自由绘画创作活动由PSONE国际艺术教育及库艺术中心联手一起用“非具象”的绘画艺术形式,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想法,在艺术创作中找寻灵感与情感的融合!


    自由绘画如何自由的创作?


  你在创作时是否已厌倦对自己的重复,却无从打开创新之门?你是否曾幻想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一下笔却毫无头绪?你是否曾鼓起勇气突围,最终却发现仍在原地打转?你是否试图从理论与艺术史中寻找灵感,却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创作时更加畏首畏尾?……


自由绘画活动主题


  情感的宣泄人人都会,但真正的创造却往往是一种基于自我反思的颠覆性改变。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学会提出问题往往比给出答案更有价值;找到自己的自由绘画创作依据和方法论,比追求某种效果更有意义。而这恰恰是目前学院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自由绘画创作黑山书院

黑山学院式的“自由精神”摄于黑山学院1938


  《库艺术》创办的“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致力于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在全新的课程设置和导师们的精心指点下,引导学员们不断突破自我设限,抛开外在标准,体验自由表达的乐趣。但我们也逐渐意识到,真正的“自由”往往是建立在精确的限定之上。问题意识和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否则再努力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二期特别邀请到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谭平老师、马树青老师,著名策展人、批评家方振宁先生和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前院长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他们将凭借自己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验,帮助工作坊成员厘清发展方向,实现艺术上质的突破。


库艺术

谭平老师与青年艺术家交流“以抽象的名义”活动2017


  谭平老师提出的课题名为《抽象艺术中的理性逻辑》,并会带来两个有关抽象的基础课题,使大家增强对于抽象艺术中的感性与理性,特别是理性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事实上,工作方法的极端理性和创作过程中潜意识生发出的偶然性两者间悖论的统一,也恰恰是谭平老师艺术的特色之一。谭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在本次工作坊过程中自由讨论与交流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一环节是使工作坊成员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收获的最佳途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谭老师现在已经很少从事直接的教学活动,本次欣然应邀,对工作坊成员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遇。


自由绘画创作逻辑

马树青老师与青年艺术家交流“以抽象的名义”活动2017


  马树青老师有着多年德国求学与创作经历,他的艺术正是在极为明确的限定中寻找表达的自由。马老师本次讲授的课题名为《学会在自己的绘画中思考》,他将从对绘画本质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入手,引导工作坊成员们从全新的视角去反思绘画中司空见惯的因素,并从最基本的命题中生发出崭新的创造力,经由限定抵达自由。


自由绘画创作展

方振宁老师参观“自由绘画展览季”


  方振宁老师长期致力于研究立体主义、至上主义、包豪斯和现代建筑等现代主义的最高成果。他带来的课题名为《分析的绘画》,将从图像、观念、艺术手法等方面解读现代主义大师们鲜少言说的“秘笈”,比如霍克尼如何将立体主义的方法融入自己的艺术,并取得巨大成功;布朗库西的作品如何启发了美国极简主义的产生;塔特林如何“偷师”毕加索从而发展出结构主义雕塑等等……从而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去观看和分析艺术史,并从中汲取重新出发的动力。


自由绘画展览季

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在“自由绘画展览季”开幕式上发言


  来自德国的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是卓越的艺术教育家,曾在德国、中国、日本、越南,韩国等世界各地受邀讲学。此次他带来最新课题——《头与肖像,接近一个困难的主题》,尝试启发大家以一种游戏性的方式介入“肖像”这一古老主题。克里博教授善于将德国开放式的艺术理念和严谨工作方法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带给每一位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潜力。克里博教授会设置“许多疯狂的课题练习,让本次工作坊变得极具实验性”。


      自由绘画工作坊的课题目的


  本期自由绘画工作坊的课题设置极具针对性,希望从多个角度刺激大家展开对绘画本质性的讨论与思考,并逐步生长出个人化的观念和理论框架。自由绘画导师们也会设置很多出人意料的课题练习,让工作坊成员在全新的环境中,摆脱固有成见,纯粹而真实的与画布相对,在应对挑战中完成对自我的突破。还是那句话——艺术无法教授,但创造性思维需要经过严格的学习才能获得。放下旧有知识的束缚,勇敢跳出舒适区,无我的拥抱未知——你的改变将超乎你的想象!


往期案例


自由绘画

自由绘画课程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导师开展课题实践

(第一期导师:周长江、王易罡、孟禄丁、顾黎明、袁佐)

威海金石湾艺术园区2018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创作实践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创作实践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

自由绘画空间展

后续推广项目—“自由绘画展览季”798瀚艺术空间


自由绘画培训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与导师合影


  2019年8月5日——8月14日,“自由绘画—非具象绘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将在北京正式集结启动。你准备好迎接“改变”了吗?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


PS-ONE×库艺术


  和PS-ONE与库艺术一起用“非具象”的绘画艺术形式,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想法,在艺术创作中找寻灵感与情感的融合!


      特邀导师:


  谭平、马树青、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德)、方振宁(批评家、策展人)


自由绘画艺术家


   课题:“抽象艺术中的理性逻辑”


  谭平,著名艺术家。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并留校任教,1994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至2002年主持筹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并任院长,2003至2014年间担任中央美院副院长,2014年至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美术学与设计学。谭平的艺术实践涵盖版画、油画、装置、行为、影像等多个领域,其艺术创作不断打破艺术方法和媒介的局限,将抽象艺术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表达空间。


自由绘画作品

无题80×100 cm布面丙烯2017


自由绘画教授


   课题:“学会在自己的绘画中思考”


  马树青,著名艺术家。1976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9年就读于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自由绘画专业,1994年移居法国巴黎普罗旺斯,2002年回到北京于798艺术区建立工作室,2015-2018年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特聘教授。现居北京、巴黎。马树青的绘画行为造就了一个独立的以色彩和时间构建的二维视觉空间。从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开始,马树青便执着于抽象绘画的探索研究。他的绘画体现了自我和精神性渗透于绘画过程的真实还原,呈现出纯粹极简的色彩与视觉感官空间。


自由绘画作品集

无题.2018-11 86cm直径丙烯综合媒介木板亚麻布面2018


自由绘画教授


   课题:“头与肖像,接近一个困难的主题”


  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1953年出生于德国哥平根(Goeppingen),德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史专业,后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毕生致力于绘画教学工作,2004-2018年期间多次访问中国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并进行交流讲学。


自由绘画教学活动

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在中国进行访问教学


自由绘画导师


    课题:“分析的绘画”


  方振宁是一位独立国际策展人、学者、艺术批评家、艺术家、建筑师。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2017)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和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他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和造型学院。


自由绘画主题海报

此次课题海报


    工作坊特点:


  1.前沿的学术平台


  以非具象绘画为研究方向的工作坊,秉承“自由绘画”的创作理念,帮助成员明晰内心诉求,挖掘表达潜能,形成独立的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非具象绘画研究平台。


  2.权威的导师团队


  工作坊特邀国内外知名抽象艺术大家,批评家和教育家组成导师团,不仅具有二十年以上的艺术实践经历,且有深厚的教学经验,广泛了解国内外艺术发展最新动态,在国内、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3.全新立体式教学理念


  借鉴包豪斯、黑山学院等现代主义理念,打破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营造导师与成员自由交流,平等沟通的氛围;艺术实践与课题讨论并重,走入导师工作室进行亲身感受,深度交流。并特邀知名批评家、学者、画廊主等专业人士作为工作坊学术支持,从各方面加深工作坊成员对成为一名独立艺术家的理解和认识。


  4.摆脱束缚,自我发现


  通过导师创造性的课程设置和指导,使学员摆脱以往国内学院教育的束缚,更新对艺术的固有认识,建立完整的现代艺术知识框架,在“自由绘画”中发现自我全新的可能性。


  5.交流创作,推广,出版,展览多元呈现


  作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媒体,《库艺术》将发挥其优势,联合多家媒体平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并邀请批评家、策展人、画廊主等前来进行主题性讲座及对话交流,从中发掘后起之秀。北京光语美术馆作为“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的主办方之一,将为此次工作坊活动提供优越的展出条件,北京二环内核心区域,便捷的交通优势,将有助于多方资源的汇聚;


  6.多方助力,持续孵化


  交流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持续推广创作成果,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搭建工作坊导师、成员们持续交流、沟通的平台。并甄选、鼓励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作为“自由绘画展览季”的重点推广对象,通过媒体传播、展览、博览会等形式进行持续推动。


    报名相关事宜:


  报名资格:年龄在18-50岁之间,性别不限,职业不限,身体健康有自主生活能力,热爱绘画,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力,不满足于学院教学的陈陈相因和封闭规范,有志于非具象绘画研究的前沿探索。


  交流费用:15000元/人


  费用包含:

  为期十天集中创作交流;

  提供十一天餐饮及住宿;

  创作交流场地,画架及桌椅;

  探访导师工作室,进一步了解导师日常创作状态;

  嘉宾邀请(批评家、策展人、机构负责人);

  多家核心艺术媒体专题报道;

  光语美术馆举办创作成果展(8月15日-9月10日);

  人身意外保险;

  *注:交流期间创作材料费自理


  工坊活动信息:


  报名日期:2019年6月25日—7月31日

  交流时间:2019年8月05日—8月14日

  策划方:库艺术、PS-ONE国际艺术教育

  主办方:北京光语美术馆库艺术

  战略合作:威海·金石湾艺术园区瀚艺术空间

  创作成果展:2019年8月15日—9月10日

  举办地点:北京

  招收人数:25人


  报名参加:


  报名日期:2019年6月25日—7月31日

  报名所需资料:(通过审核方可入选)自述(创作简介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动因)、个人照、简历、5张最新作品高清图片。


       以上就是关于本次的自由绘画—非具象究工作坊活动来源介绍、历史案例、地址、报名费用以及学习培训的时长和要求。如果你对自由绘画—非具象究工作坊有更多的问题,请咨询psone艺术留学的相关老师。



更多精彩的艺术留学活动:


北京时尚作品集培训,独家福利,LV专场看展

上海服装设计作品集培训,时装周/行业实训,全面了解整个时尚产业链

西安艺术作品集培训,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行为艺术


本文均属PSONE艺术留学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留学规划
姓名:
联系电话:
申请专业:
意向院校:
立即提交